• 41660全球赢家的信心



  • 汽车工业“十三五”新目标 :智能网联汽车
    2016-03-21 08:32:35
    标签:网联,汽车
           17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《“十三五”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》。规划意见对“十三五”的中国汽车工业提出了八方面的发展目标 ,其中之一就是“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”。
      未来五年具体目标设定
      所谓智能网联汽车 ,业界的定义是:搭载先进车载传感器等装置,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,实现车与人 、车、路 、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,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 、智能决策、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车。
      对于这一新生代汽车的技术研发,美 、日 、欧都已先行一步。
      在我国,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,并设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。
      《中国制造2025》,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一起重点发展的方向。前不久,国家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也在上海安亭镇投入建设运行。
      《中国制造2025》明确:到2020年,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,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 。到2025年 ,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,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、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 ,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。
      这次汽车工业“十三五”规划意见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设定了目标: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,具有驾驶辅助功能(1级自动化)的智能网联汽车当年新车渗透率达到50% ,有条件自动化(2级自动化)的汽车的当年新车渗透率为达到10%,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全面推广建立基础 。
      “汽车技术发展的两个方向是智能化和网联化,两者相结合称之为智能网联汽车,也就是把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结合起来。而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将是汽车技术里的一场革命。”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解释说,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不仅符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,更是我国汽车工业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转移的有力抓手。
     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环境也正在构建。
     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瞿国春曾表示 ,工信部将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平台,促使产业链上下互补 ,优势创新,共同研发、推广智能网联汽车;完善消费环境,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,加快推进质量安全认定等法律法规建设 ,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消费环境。
      或成最具潜力风口行业
      按照汽车工业“十三五”规划提出具体目标,银河证券研究团队认为,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风口行业。
      这个团队发布的报告展望,智能网联汽车到2020年将初步实现商业化 ,行业未来将迎来5-10年的投资机会 。从各大车企与互联网巨头公布的计划看,2020年将成为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元年,并从此进入爆发式增长 。
      调研公司美国IHS预测 ,2025年 ,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3万辆,2035年将达到1180万辆,届时无人驾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400万辆 。其中,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将达到24%、北美市场为29%、西欧为20% 。
      银河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陶亦然对记者表示,目前,这一产业在国内仍处于萌芽阶段,部分细分市场甚至尚处空白。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的三个核心领域——ADAS系统(高级辅助驾驶系统)、传感器和地图导航(网联部分)将直接受益,巨大市场空间将释放 。
      据介绍,比如ADAS系统目前在国内的渗透率只有2%至3%,预计未来5年这一数字可望提高至10%。在传感器方面 ,目前规模约为200亿元的传感器市场 ,受益于智能辅助正在从高端车向低端车下沉 ,未来几年汽车传感器行业可望实现6%至8%的快速增长 。目前传感器技术主要被国外垄断 ,这对国内产业意味着市场空间巨大 。在地图导航领域,在图商的构成中目前形成四维图新和高德的双寡头格局。而在导航方面 ,北斗系统已由军用发展至民用,可望逐渐替代GPS使用的美国卫星导航系统 ,因而直接受益。
      事实上,在“互联网”的感召下,国内车企、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纷纷布局智能网联汽车 。比如,以长安、一汽、吉利等为代表的本土车企已在几年前着手研发相关技术,2015年很多款国产量产车已搭载了驾驶辅助系统。BAT(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)也在布局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先决条件的高精度地图行业,百度还投身无人驾驶,阿里则联合上汽合作生产智能汽车。
    \


  • XML地图